2)第774章 风雪天_春风1991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名的研究机构,都不会有配备助手,但是在春风科学院里有,只要你能成为研究员。

  三个小伙子都是在校期间有很好的发明创造的,入职春风科学院就是正式的研究员。

  姚远笑着和他们打了个招呼,开门见山地提出要起。

  其中一个小伙子想了想,为难地说,“院长,我们做的水下机器人是在水下工作的,在地下的话,没办法放下去啊。”

  姚远走过去绕着设备看,终端是一个稍显粗糙的水下机器人,在90年代能做出可以运用的机器人已经非常厉害了,粗糙算什么。

  打量了一阵子,姚远的目光落在控制线束上,扭头和秦振军说,“其实咱们只需要一个摄像头和照明就够了。”

  “嗯,最起码搞清楚水深、流速、河宽,没相关的技术做三维探测。”秦振军说。

  姚远指着机器人说,“把机器人拆出来,你们现场做一个能够通过钻井管道进入地下的小终端,能做到吗?”

  三个小伙子你看我我看你,方才说话那位一咬牙,说,“需要特别的材料,这里……这里没有条件啊。”

  “需要什么材料列单子,我让后方空运过来。”姚远说。

  小伙子犹豫了一下,再一次咬牙,说,“能做出来!”

  姚远却没那么好说话,笑着问,“要多久?”

  “一周……五天!”小伙子回答。

  “好,给你们五天时间。”

  三言两语定下来,姚远往钻井那边去了。

  三个小伙子重重地松了一口气,低声说,“姚院长好强的气场,我刚才小腿肚子都在颤抖。”

  “你没听老人们说吗,姚院长一样是技术专家,正儿八经的西工大机械专业硕士研究生。”

  “咱们春风科学院第一项应用技术开发出来的产品是双驴头采油机,就是姚院长搞出来的。”

  “他好像还比咱们年轻一两岁……”

  不说年轻研究员这边的感慨,姚远在现场盯着钻井的进度。每隔五十米取一次材料上来分析,一直没有发现有油气的存在。

  姚远稳得很,抱着胳膊耐心地等待着。

  每次取料,他都亲自进行检测,和秦振军讨论各种可能性。

  当地昼间的最高气温去到了十二度,气温骤降到零下七八度,温差极大,与我国同纬度地区相比,温差更大一些。

  工人们白天干活汗津津,到了晚上喷出的热气会在面罩上结成霜。

  天气预报说,晚上会有大雪,下午四点多的时候,姚远就让钻井队停止所有的活动,所有人回板房里休息休整。

  华夏工人吃苦耐劳是全世界出了名的,但不代表必须吃苦。

  东方石油的生活保障措施非常到位,春风科学院研制的野外作业活动板房能够抵御10级大风和暴雪,有综合恒温系统,在板房比在家里还要舒服一些,毕竟不是每一户人家都有空调。

  吃过晚饭后,姚远和秦振军在办公室里喝茶,一边慢慢翻看最新的地质报告。东方石油地质研究所有两名科学家在一号作业区,他们有一间配备有计算机的地质分析室。

  一名四十左右岁的年轻地质科学家把今天得到的数据输入计算机的模型里,摁下启动键后,感到背后一阵冷风窜进脖子,他起身去把还没有关的那扇窗户关起来,停了一下,看了看外面,已经是雪漫天了。

  关好窗户回到工位上,模型弹出一个提示框。

  年轻的地质科学家愣了一下,盯着提示框仔细看起来,怀疑看错了,再一次认真看。

  没有看错。

  他的瞳孔顿时放大!

  请收藏:https://m.bimiw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