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二章 天肃杀,除蝼蛄_崛起1939之刘正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两市各派一位刑部侍郎,刑部主事两人,刑部令史九人,书令史十八人。

  南衙十六卫,牡丹内卫,旅贲军,轮番押人而来。

  “斩!”

  “斩!”

  “斩!”

  ……

  没有多余的话,坐在监斩台上的长安万年两县县令额头冒汗,脸色发白。

  左手边刑部审理,右手边大理寺复议,一寺一部的刀笔吏,奋笔疾书,大理寺少卿与刑部侍郎拿着大印往笔记潦草的文书上盖印。

  八水绕长安,原本作为水源和排水防涝防火的水渠,被染成了血河。

  前来观刑的百姓们早没了以往谈天说地看热闹的兴致,刽子手的刀都不喷酒了,再喷就要醉了。

  东西两市人头滚滚,一辆辆马车拉着尸体运往长安城外的乱坟岗。

  万年县的县丞带着人在这里挖坑,下午挖了不到百个,但是运来的尸体却有上千,而运尸体的马车还再往这边运。

  只诛首恶,这是中午太子下的监国令。

  二皇子赵载校本来觉得应该除恶务尽,但是去了一趟东市刑场,看来一眼,扭头就走,再也不提之前的话。

  尸山血海,万年县的县丞看着越来越多的尸体,头皮发麻。

  只得让衙役们找了一条被雨水冲刷出来的壕沟,把尸体丢进去,然后再让那些不守宵禁,加番徭役的百姓往壕沟里面填土。

  除了大理寺和刑部,没有人知道十二日这一天东西两市斩杀了多少人。

  苏策是最后押着人过去的,只是东市狗脊岭,比起苏策遇到过所有战场都血腥。

  苏策没有把人丢下就走,让旅贲军在此观刑。

  帝王一怒,伏尸百万。

  十二日的长安城倒是没有这么夸张,只是夜里看过文书的大理寺卿和刑部尚书两人连夜上书乞骸骨,第二天便结伴去了禅宗出家。

  在离开前两人在案牍下写下两人仕途的最后一道文书。

  十二日,文书封禁!千年不察!

  晚上,南衙十六卫净街,东西两市的刑场翻开青砖地面,深挖四米,连夜运出血砖血土。

  凌晨长安县县丞带着百姓填坑,重新铺起青砖。

  史官只用了一句话就写完了隆盛十二年四月十二日长安城的杀戮:“十二年,四月,十二日,天肃杀,除蝼蛄。”

  当宵禁的鼓声响起,苏策带着旅贲军归营,此时营地只有百十来人,其他人在下午都被派了出去。

  苏策让人关闭了营门,旅贲军上至卫率下至普通一卒,晚上都没有回到的屋子睡觉,而是聚在校场上。

  校场上,值令官点燃篝火,八百多人盘坐在地上,左臂绑着黑布,看着点将台上的苏策和六位卫率。

  没有人说话,吃着硬饼,喝着粟米粥,长安城的杀戮吓坏了很多人,包括旅贲军。

  沙场之上,生死由命,只是当横刀对准自己人,这是很多旅贲军想不通的。

  所以大家伙都不愿离去,即便是军

  请收藏:https://m.bimiw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