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二十二章 清道光22年的信_我能给过去的自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难求的知音。

  视频中节目组的采访人又继续问道。

  “那你觉得特资拉他的过去做得怎么样?”

  陈德笑到道:

  “我只讲我的个人观点,我认为特资拉他走了两个弯路,如果他过去没有走这两条路的话,或许现在能够做的更好。”

  “首先第1点,我认为他实在是对电池的高密度过于追求,而他们所追求的这种所谓的高级技术,我认为他对客户的使用体验感,投入与收入不成正比,当然他这种高新技术非常适合用来抬高股价。”

  “那么第2点我对他不太认可的是,他们实在是太过度于依赖电脑,他这个想法确实不错,但是我认为以现在人类的技术还没有条件能够实现,所以与其弄这些不太稳定的技术,还不如提升一些能够直接给客户带来实际的体验感的东西。”

  听了这两点,叶枫也继续用笔记在小本本上。

  其实说实话也的确是这样,如果当初特资拉不花大量的金钱和时间,研究这2点很难突破的技术,现在恐怕他的车应该会体验感要强至少两倍。

  而也正是因为他将大量的时间金钱研究这些近期很难突破的技术,导致它的体验感和价格落差有点大。

  他想要将电池做到真的和烧油车那种体验感的话,几乎不太现实。

  听着节目里面一人采访一人回答,虽然不知道里面说的东西到底对不对,但是叶枫听的还是有板有眼,相信。2021年的陈德说的这些看法讲给2008年的陈德听,他应该也会听得津津有味吧。

  毕竟这个从他自己的嘴里面讲出来的可以完美符合他的观点和未来的认可方向。

  后面节目组又问到。

  “那陈先生你觉得如果武陵的mini在08年横空出世,你觉得五菱的未来会是怎样的?”

  听到这话题陈德也是毫不客气的嘿嘿一笑。

  “如果五菱mini真的出现在了08年我不敢预测到武林的未来将会如何的伟大,但是我可以肯定的告诉你,那现在的特资拉就没他的什么事了。”

  当然这也就只是一个玩笑话,谁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最后这个节目就以这样告终采访结束。

  “OK,搞定,了解完了。”

  了解了陈德的资料和观点后。为了更加保险些叶枫又继续开始查看特斯拉的历史资料。

  这家公司也是08年年底才刚成立。

  苦心研究6年,电动汽车便横空出世。

  而如果有自己扶持的陈德,他将不走特资拉那两条弯路。我想一定会将6年时间压缩到两年甚至三年就可以直接出世第1台电动汽车。

  等第1台车出来后,再过两年三年都已经不知道更新换代多少辆车,客户早就已经牢牢的握在手中,那个时候即使特斯拉再出车,想必市场也没有他的什么机会了。

  ……

  吃完晚饭后重回酒

  请收藏:https://m.bimiw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