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五十九章 非常规作战_大唐地主家的傻儿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之长,攻彼之短吗,我还以为是什么呢。”李世民不屑道。

  “是,这八个字说起来简单,但是真正难的地方是知道自己的长处和对方的短处。”李东升笑道:“陛下,打仗就是这样脱离不是兵法上概念,但是真正运用却是存乎一心。高句丽的短处其实一眼就看出来。它地处辽东,气候苦寒,庄稼一年只能生长一季,而且他们哪里山区较多,可以耕作的土地有限,就算土地肥沃,产量也极其有限。”

  李世民跟王德听了猛点头,这个思路还真没有人去考虑过。

  “高句丽人口也比我大唐少的多,不管春种还是秋收,男人都是家中的主要劳力,所以我的建议是每年趁着春种秋收,我们大唐就派出小股骑兵不停的进入高句丽骚扰,几年下来,高句丽定然是饿殍遍地,那时定可以一战而定。”

  “是啊,人都是要吃饭的。几年下来他们一定有饥荒,人都吃不饱哪里来的力气打仗呢?”李世民沉思道:“辽东再派大军封锁,不允许一粒粮食进入高句丽。”

  “陛下,水军也要派出去,要防止扶桑哪里用船运来粮食。”

  “还可以支援百济、还有新罗他们一些武器盔甲,鼓励他们去攻打高句丽,那个半岛上先让他们狗咬狗自己斗上一阵,我们大唐就可以坐山观虎斗,到时候主动权在我,什么时候打都是我大唐说了算。”看到李世民已经全部投入的未来的规划当中去了,李东升心道这种用你的想法来忽悠你的感觉真是太好了。

  历史上李世民就是这么干的,他在贞观十九年二月,从洛阳出兵亲征高句丽,虽然打下了不少高句丽的城池,也杀了不少高句丽的人,但是酷寒的冬天救了高句丽一命,那个时候可没有棉袄御寒,为了防止重蹈杨广复辙只能班师回朝。

  这次征高句丽是李世民登基为帝后,唯一的一次御驾亲征,却没有完成他的心愿,让他的战无不胜的神话破灭,也是让李世民引为一生中的污点。所以他在第二年就开始对高句丽使用了非常规作战,牛进达、李绩、程名振、苏定方等大唐名将都把高句丽这个副本刷了个遍,从普通一直打到史诗,反正就是三光政策彻底的在高句丽得到了执行。

  一连几年都去搞,高句丽被搞的狼狈不堪,派人去大唐求饶,就连王子都派去长安做人质。但李世民却置之不理,继续这么搞不停手。一直到他去世后唐高宗李治也继承了同样的政策,又磨了几年后,顺手把只剩一口气的高句丽给灭了。

  王德这个时候看向李东升的眼神都不一样了,被出兵高句丽困扰了这么久的事情,李东升几句话就解决了,而且观点新颖,可操作性高。真是人才啊。

  “还有呢?”李世民现在年头通达,心情大好。。

  “陛下,还有就是去骚扰高句丽的士兵,可以不用府兵或者十六卫的士兵。”李东升又提了新建议。

  “不用他们?那用谁来进攻呢?”李世民疑惑的道:“打仗不用士兵?”

  请收藏:https://m.bimiw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