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三章 有笔大生意_三国:我被黄巾裹挟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刘襄不信,他就是要亲手把田畴培养成才,这样的人才,用起来最放心了。

  离开了无终县,刘襄甩开大军,快马加鞭,第二天就赶回了渔阳。

  渔阳城防已经建设完成,水泥的运用功不可没,刘襄行文封赏,参与试验的工师封上造,工匠尽封公士,力役赏万钱。

  各处工坊查看了一圈,虽不能说是井井有条,但也算是步入正轨了。继续提了几个意见,刘襄就撤了。

  晃荡了一圈,下午时去甄府拜访,甄府原是张举的府邸,刘襄使人打扫了一下,换了牌匾,就送给甄逸了。

  进入府中,继续蹭甄逸的宴席。

  甄逸明显的衰老了,应该是有些气郁在心。

  刘襄开解道:“甄公,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何不往好处想想,说不定就如吕公一般,成就了大功业。”

  甄逸提不起兴致,恹恹的说道:“眼见大祸临头,如何安心,吾惶惶不可终日啊。”

  刘襄笑着岔开话题:“甄公当谢我一谢,吾是甄公贵人,此事不容置疑的。”

  “哦?此话何解?”

  “甄公若不阻于潞县,必定到了令支,客居在公孙氏之处。现在公孙氏两千余口,皆被贬为奴仆,正在榆关筑城。

  吾是甄公贵人,甄公认是不认?”

  甄逸一哆嗦,颤声说道:“世居两千石的显贵之家,你把他们贬为奴仆?怎可行此狂悖之事!这…这成何体统?必惹士人非议,到时口诛笔伐,天下人视你为洪水猛兽,必杀之而后快。”

  刘襄不理甄逸指责,好奇的问道:“甄公和公孙氏交好,没有救人的念头吗?”

  甄逸一愣,有些怀疑的问道:“将军愿意放人?”

  “甄府缺人手吗?吾最近想做做人口买卖。”

  “吾愿付黄金万两!”

  刘襄促狭一笑:“每个人吗?”

  甄逸不理会刘襄的调侃,继续说道:“再加粮食一百万石。”

  刘襄好奇的问道:“怎么运过来?黄巾闹得这么大,各处道路都不安宁。”

  甄逸再次加码:“铁料十万斤,和粮食一起运到将军门下。”

  刘襄眨眨眼,曲下左手拇指说道:“一万两黄金。”再曲下一根手指:“一百万石粮食。”又曲下一根手指:“十万斤铁。”

  深吸一口凉气,装作惊讶的看着甄逸道:“买一个人?甄公好气魄!”

  刘襄此举气得甄逸直翻白眼。

  他缓解了一下情绪,苦笑着说道:“将军莫要说笑,吾真心赎人,还请将军开价。”

  刘襄觉得,再玩笑下去,就谈不了生意了,于是收了笑意,从怀里拿出个绢帛的卷轴,淡淡的说道:“钱财就免了,吾列了个单子,还望甄公相助。”

  甄逸打开卷轴,只见上面写道:南阳高炉炼铁、水排技术及冶铁工匠一百人。

  扬州造船技术及造船工匠一千人,近海货船三百艘。

  青州海盐制取技术及盐工一千人。

  弓弩匠人、锻铁匠人、铸刀匠人、制甲匠人各五百人。

  铜匠、银匠、金匠、铸币匠各一百人。

  医工一百人。

  常山真定人赵云赵子龙。

  甄逸放下卷轴,忿忿的说道:“你这赎金,可够高的。”

  刘襄赶紧拍马屁:“甄公为救友人,费尽心力,当真义薄云天,实为吾辈楷模。”

  “将军不必言语相激,吾非浅薄之辈。”

  “渔阳所产白瓷,可专卖于甄公。”白瓷被刘襄认定为高端商品,他不准备降价,幽州百姓消费不了这么贵的东西,他也没想卖给百姓,至少近期内不会。

  刘襄没渠道把白瓷卖出去,不如让利给甄逸,这样还能多赚点。

  甄逸摇头说道:“将军开价,尽是军国重器,吾一人之力,难以置办。”

  刘襄知道,这是要谈条件。漫天要价,坐地还钱,这道理他懂。

  “退瘟丹这种异宝,甄公可有兴趣?”刘襄又想拿肥皂忽悠人。

  甄逸轻蔑一笑,闭口不言。

  刘襄心中发狠,给你面子,你不接着呀。

  “吾愿征辟甄公长子为卢龙塞军司马。”

  甄逸赶紧拒绝:“将军说笑了。”

  这些技术和工匠,刘襄是真的想要,可他被困在幽州一隅,现在只能指望甄逸。

  刘襄眯了一下眼睛,沉声说道:

  “吾,要征辟甄公长子,为卢龙塞,随军司马,驻守边陲,建、功、立、业!”

  请收藏:https://m.bimiw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