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八章 只会提意见_三国:我被黄巾裹挟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心绪,去看高炉。

  冶铁高炉呈椭圆形,下部的炉墙向外倾斜,炉体高约两丈,有四个风口,用马排鼓风。

  围绕着冶铁高炉,四周设置了炒铁的方塘,锻铁所,配料间,降温的砂房,还有专门的矿石库房,成铁库房,燃料库房,设施已经很齐备了。

  这是大汉强盛的基础之一,正是一个个这样的地方,造就了大汉全方位的强大。

  只要自己不乱,四夷胡狄就得在大汉的威压下瑟瑟发抖。

  可惜了,这么强盛的时代,就要雨打风吹去了。

  必须要做些什么,百年后神州陆沉,五胡乱华,想一想就心酸。

  汉末三国啊,多么璀璨的时代。

  英雄崛起,战将如云,谋臣如雨,一个个人杰名留青史,生生的把五千六百万汉民祸害得只剩下七百五十万。

  最后神州大地被司马家窃取,司马家的子孙优不优秀,刘襄不知道,只是他们得国不正,心虚得不行。

  颁布的政策不在乎国家是不是强盛,他们只想紧紧握住手中的权利,不能让人窃了去。

  宁可被外敌覆灭。

  然后,国家就真的被胡人灭了。

  五胡乱华,十六国林立,汉人沦为两脚羊,不再有一丝一毫大汉的风采。

  那段历史,每一个字里都流着汉民的血泪,每一行都诉说着汉民的冤屈。

  刘襄握紧拳头,深吸了一口气,一切就在这里开始吧,他要改革炼钢之法,先是灌钢法,之后慢慢改进技术,直接高炉炼钢。

  钢铁是一个民族的脊梁,特别是在这个时代,全钢战具的军队,真的可以所向披靡。

  刘襄说了灌钢的想法,招来铁匠、力役直接开炉试验。

  生铁和熟铁的熔点不同,铁匠都是知道的,只是没人想过将这两者混合炼钢。

  灌钢法,对他们来说没有什么技术上的难度,只是一个思维上的创新。

  开炉鼓风,烧到一千两百度左右,虽然没有温度计,但这帮老铁匠只是观察铁料的颜色便能掌握炉温。

  铁料逐渐烧红,随着温度提高,从樱红色转变为橘黄色,生铁开始融化,与熟铁融为一体。

  取出铁料埋沙降温,稍微冷却就拿出来观察,通过检验,确实炼出了钢,可是钢的质量却不好。

  刘襄并不失望,证明方法可行,此行就达到了目的,以后继续研究配比就好。

  “应该是配料的问题,谷工师可继续试做,找到合适的配方。”

  “唯。”谷维很是拘谨。

  “还有个方法,用熟铁做铁料,置于炉中煅烧,炉口放置生铁板,生铁融化会滴在铁料之上,可以用增减生铁板的数量摸索配方。

  尽快试做吧,成功之后,所有参与的铁匠都有军爵赏赐。

  吾在此处,汝等俱都拘谨,这便回了。”

  刘襄说完就走,建议已经提完了,他留在这也没什么用处,方才铁匠炼铁,他也只能在一边干看着。

  从冶铁工坊出来,刘襄跑到了刀剑工坊,跟铸刀工师说道:“吾听过一种神兵利器的锻造方法,是用百炼之法打造,折叠锻打十余次。

  然后把这样两块钢叠在一起,中间夹杂软钢,加热到黄白之色,反复锻打,让这三块钢最终合而为一,再慢慢打制成刀,最后用覆土烧刃,则刀刃锋利刀身坚韧。

  汝可试做一把,拿来我看。”

  请收藏:https://m.bimiw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