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二十九章 暗伏一支兵马_三国:我被黄巾裹挟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陛下决断,权柄愈重愈要谨言慎行。”袁涣在劝谏,也在观察着刘襄的神色,想看看他是不是个能纳谏的。

  刘襄沉吟片刻,开口问道:“如何能不惹人非议,还能知道镇北将军的权限范围?”

  “将军受命出征,大军所到之处方能展露威严,以便整肃军务,如此,无人敢于质疑。”能纳谏,这很好,袁涣微微点了点头。

  “恐会贻误战机。”

  “大汉威严尚存,将军此时万不可随心所欲。”袁涣在心里佩服父亲看人的眼光,眼前这位果然不是个能屈居人下的。

  刘襄觉得这话有意思,好一个“此时”不行,开口问道:“何时才能为所欲为?”

  “春风未至,尚需蛰伏。”

  蛰伏啊,确实,这几年得老实一点,至少表面上得老老实实的混日子,灵帝虽然是个昏君,可他不死,大汉不会分崩离析。

  灵帝一死,董卓一闹,机会才能到来。

  刘襄撇撇嘴,这两个就是老子的春风?一个老色批,一个死胖子,春风这个词被玷污了。

  他揖手行了一礼:“多谢曜卿教诲。”

  袁涣微笑还礼:“不敢,将军能纳善言,实为明主。”

  两人正在表演君臣相得的戏码,宿卫来报:“启禀主公,营外有人自称徐晃,说有要事求见。”

  徐晃?未来曹老板的大将,治军严谨,被评价为有周亚夫之风,这得见一见。

  “带进来。”

  不多时,徐晃入帐,双手作揖躬身行礼:“河东徐晃,表字公明,拜见镇北将军。”

  徐晃大概二十出头,身高七尺半,肩宽胸阔,敦实粗壮,有点横向发展的意思。

  刘襄颔首回礼:“公明有何事,尽管说来。”

  “启禀将军,某仰慕将军威名,特来投奔,愿在军前效力,来之前有一同乡,名为杨奉,在白波谷厮混,知徐某要来,特意托某进言,其与同伴也很仰慕将军,想带人投效麾下,望将军恩准。他托徐某转送拜礼,这是礼单,请将军过目。”

  刘襄心中嘀咕,投效?是投降吧,这些白波贼这么怂的吗?大军在临汾扎营,可不是为了他们。

  看样子是误会了,主动投降是好事啊,这是个壮大势力的好机会。

  “他们有多少人?”

  徐晃恭敬的回答:“七万人。”

  “什么条件?”

  徐晃怕被误会是白波贼一伙,赶紧解释:“启禀将军,某不知他们的条件,只是代为进言,若将军同意他们投效,某愿去谷中传话,打探山谷详情。”

  “那就劳烦公明去白波谷一趟,吾同意他们投降,明日午时在谷口叙话,听听他们的诉求。”

  “遵令,徐某这便动身去谷中传信。”

  徐晃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留下了百斤黄金,几件玉器珍玩。

  收起来,充做军资。

  第二天,刘襄只带着宿卫,快马赶到白波谷谷口。

  郭太、韩暹、李乐、胡才、杨奉五人,已在谷口等候多时,还事先搭建了庐蓬,几人行礼见过,在庐蓬之中坐定。

  五人只说仰慕将军威名,并未提什么过分的条件,并且愿意弃械,接受收编。

  刘襄不想收编他们,正确的说法,是不想用汉军的身份收编他们,白波谷距离洛阳只有四百余里,北进不远就是并州太原郡,遏制汾水河道,位置险要,在此地暗伏一支兵马,战略价值极大。

  可此时不收编他们,回头恐有变数,又要怎么控制这里呢?

  请收藏:https://m.bimiw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