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五百六十一章 无畏时代(五)_我真不是个海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暂时失灵。

  但由于它们的装甲坚实,生存力并未受到致命的影响,终于坚持到了英国皇家主力舰队的到来。

  在这场大海战中,英国损失了3艘战列巡洋舰,德国损失了一艘战列巡洋舰和一艘陈旧过时的战列舰,双方的无畏舰则无一沉没。

  这一结果表明了生存能力过于低下战列巡洋舰其实只是一种华而不实的舰种,于是此役之后这一舰种便黯然失色。

  而火力、速度和防护三个方面性能更为均衡的无畏舰则重新受到了人们的青睐。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一些历史方面的书籍文章中往往把战列巡洋舰也划成无畏或超无畏舰,其实战列巡洋舰这个舰种虽然吨位和火力与同时期的无畏舰基本持平。

  但它却是由装甲巡洋舰发展演变而成的,在设计思想和原计划要求它承担的任务上都与无畏舰有很大区别。

  至于“无畏”号本身,在一战中倒是渡过了一段相对平静的岁月,并无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它甚至从没有向任何水面目标开过一炮!

  在开创了一个战列舰设计建造的新时代后,它自己反而很快使落了伍,于是重要的使命都交给了那些各方面都比它强的弟弟们。

  在战后的1921年,已退役的“无畏”号被当成废钢铁卖掉,一个曾经发出过如此响亮的啼哭声的婴儿就这样黯然地匆匆结束了短暂的一生。

  和其它那些被改成水上博物馆而永久保存纪念的历史名舰相比较,它的结局无疑是非常不幸的。

  一站结束后,同样是精疲力尽的战胜国于1921年底在华盛顿召开了裁军会议,商讨限制各国间的海上军备竞赛。

  各国有的国库已空,有的则正受经济衰退的煎熬,而一艘无畏舰的建造费用在当时足以装备两个陆军师!

  所以会议开得比较顺利,只用了四个月不到就达成了协议,各国大批刚刚立下了汗马功劳的主力战舰被迫退役并被解体,还有不少已设计好甚至已开工建造的新舰被废弃。

  而1930年在伦敦召开的第二次海军会议则更是规定了各国在1931~1936年间不能有新舰下水,这一段时期无疑是无畏舰发展的低潮。

  然而随着老墨子和希大爷等呐萃头目的上台及霓虹军国主义的猖獗,1935年的第三次伦敦海军会议上仅限定了各国新造战列舰的最大吨位不得超过35000吨。

  另外,火炮口径不得超过356毫米,数量上却不再作任何限制,于是新一轮的造舰竞赛又开始了。

  这场竞赛的焦点此时已转移到了太平洋上,主角是美日两国。

  丑国凭借其举世无双的工业和技术实力,玩起这种竞赛游戏来自是得心应手,唯一需要操心的就是如何说服国会批准拨款。

  而霓虹受限于其贫瘠的国力,所能建造的战舰的数量不可能太多,所以霓虹人绞尽脑汁地想尽办法使每一艘舰的战斗早在1917年开工的“长门”级舰在世界上首次采用了410毫米口径的巨炮及为确保观通、指挥及弹着观测而设立,并在以后成为现代战列舰标准式样的高大的塔式舰桥。

  而且由于对机舱布置和主机进行了革新性的设计,其26节的航速在当时也为世界之冠。

  到了1940年,霓虹违反条约秘密建造的标准排水量达六万余吨、装有史无前例的460毫米巨炮的“大和”号超级战列舰正式服役,该舰更是达到了战列舰设计和建造技术上的顶峰。

  请收藏:https://m.bimiw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