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五十七章 无畏时代(一)_我真不是个海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中央炮位战舰一般搭载10~20门,炮塔与露炮台铁甲舰则一般小于10门。

  至此,铁甲舰完全走出风帆时代的火力布置方式,“大舰巨炮”被完完全全解放出来了。

  舷炮铁甲舰是最原始也是最接近风帆战列舰的铁甲舰种类,从1861年到1867年皇家海军装备过7个级别共18艘大型舷炮铁甲舰,每艘搭载多达24-40门大口径火炮,最大武备只是110磅阿姆斯特朗炮-9英寸前装线膛炮。

  这种舰型为了加装更多的火炮唯有“面多加水,水多加面”——越来越长呗。三桅船不够用,就造四桅、五桅船。

  “米诺陶”级铁甲舰“米诺陶”号,排水量达10798吨,装备4门9英寸前装线膛炮,24门7英寸线膛炮。

  1864年建成的大铁甲舰阿基里斯号就已经有四根桅杆,长1158米。

  1867年建成的“米诺陶”号竟然长达1219米,拥有5根桅杆!

  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这大概相当于一个男人同时拥有硬、粗、长、耐力、灵活性等多重保障,那不得把对手整的欲仙欲死?

  更可怕的是,这男的长得还很帅,那就真的没有对手了,无敌了我的小可爱!

  除了原始的“勇士”级只有中腰部位的水线与火炮甲板防护。

  舷炮铁甲舰的铁甲一般会覆盖长长的一整个火炮甲板以保护战舰输出安全并防止殉爆,简单粗暴地加长火炮甲板代表着需要防护的区域大增,战舰的尺度、吨位、造价直线上升。

  实际上,“米诺陶”级这样的大船已经接近那个年代船只的极限,也代表着船旁列炮铁甲舰发展到了尽头。

  值得注意的是法国铁甲舰从一开始就实现了贯穿首尾的全面水线装甲。

  而英国铁甲舰从“阿基里斯”开始才实现这一设计。

  于是,中央炮位铁甲舰应运而生,中央炮位战舰不再有“全通式”火炮甲板,而是代之以仅布置在军舰中腰位置的炮房,实际上是主机位置附近。

  如此水线之上便可以只在面积不大的炮房区域布置装甲了,需要防护面积降低同时意味着装甲厚度提升的可能,而更厚的装甲进一步又促进了重炮的应用。

  英国第一艘中央炮位型主力舰“柏勒洛丰”号,“柏勒洛丰”的装甲炮房中装备有10门9英寸线膛炮与5门7英寸线膛炮。

  “重点防护”无疑比“全面防护”更为有效,但可搭载的火炮总数大大下降,一定程度上迫使设计师“好位置用在刀刃上”,将有限的炮位优先安排更重的火炮。

  中央炮位战舰的重炮数量小于舷炮战舰,火炮口径与全部火炮中重炮比例却高于前者。

  典型的缺角炮房铁甲舰“亚历山德拉公主”号铁甲舰,被认为是19世纪最美丽的军舰之一。

  装备

  请收藏:https://m.bimiw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