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五十四章 铁甲时代(四)_我真不是个海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只惊人的毁伤能力,推动了真正铁甲舰的诞生。

  为了解决佩克桑炮几乎只能发射开花弹在远距离精度又不足的问题,吸收轰击炮技术发展而成的下一代火炮拥有统一的设计宗旨:

  “大口径,长管身,高初速,即能发射实心弹又能发射爆炸弹。”

  英国政府炮兵最高监察官威廉·邓达斯上校于1841-1846年为皇家海军设计的68磅前装滑膛加农炮是下一代火炮中有代表性的作品。

  这一经典之作堪称传统铁质前装滑膛加农炮的巅峰,性能极其优越。

  68磅加农炮重48吨(早期569吨),口径812英寸(206mm),火炮初速达到了惊人的481m/s,最大射程达3310米,远远超过早期线膛炮。

  虽然68磅炮远远不是那个时代的最大火炮,却至少让皇家海军终于能用上比32磅炮更大的家伙了

  英国第一艘大铁甲舰“勇士”号的火炮甲板,左侧的数门火炮就是1846年型68磅加农炮。

  左侧的舰炮则是划时代的阿姆斯特朗110磅后膛线膛炮,射程与初速却均不及前者。

  丑国人对佩克桑炮的深度开发就要激进的多。

  丑国海军军官约翰·达尔格伦设计的达尔格伦炮系列是一个涵盖了从12磅炮艇炮至20英寸巨炮众多成员的庞大家族。自1849的一次火炮试射中的炸膛事故中,约翰·达尔格伦深感科学设计的必要性,他开始着手重新设计一个更安全、威力更大的多功能炮系。

  达尔格伦炮的共同特点是炮身光滑,炮管从前至后连续加粗至发射药爆炸的药膛达到极点,每个部位的厚度根据发射时的实际膛压分布确定。

  极度粗大的药膛与光滑的炮壁使它们获得了“汽水瓶子”的绰号。

  这种设计是极度成功的,所有的达尔格伦炮均能发射爆炸弹、实心弹、榴霰弹、葡萄弹(15英寸以上除外),而且在实战中没有出现过一次炸膛事故。

  最重要的是,达尔格伦家族中存在10、11、13甚至15、20英寸大型前装滑膛炮这样的巨人。

  为南北战争时轰轰烈烈的“大炮上舰”提供了前提保障。

  同时,大口径爆炸弹的成功促进了军舰装甲化的实现,早在19世纪30年代,法国炮术专家已经发现爆炸弹虽然对木制结构伤害极大,但无论是火药气体的爆炸动能还是爆炸产生的高温都对厚装甲板威力云云。

  由此,法国人最早提出了为木质战舰加装一定厚度装甲的构想。

  铁甲的初衷实际上是一种“防火措施”!

  克里米亚战争期间,法国人将这一构想运用在用于进攻塞瓦斯托波尔要塞的的近岸浅水炮艇上,创造出“毁灭”级装甲浮动炮台并投入实战。

  为弥补与英国海军巨大的实力差距,法国人一项不吝惜将新技术投入海军建设。

  本着这种精神法国人曾创造了最早的120门炮级战列舰——“海洋”级,最早的蒸汽战列舰——“拿破仑”级。

  1859法国人又下水了世界上第一艘真正的大型航海铁甲舰“光荣”号,拉开了铁甲舰时代的序幕

  铁甲舰时代刚刚开始时,欧洲大陆铁甲化主力舰的设计与风帆战舰几乎别无二致,第一批头等铁甲舰几乎就是装甲化的风帆战列舰。

  她们袭承风帆战舰的火炮布置风格——几乎贯穿首尾,大量的大中口径火炮以火炮滑车简单排列在侧舷。

  这种铁甲舰被称作船旁列炮铁甲舰。

  请收藏:https://m.bimiw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