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五十二章 铁甲时代(二)_我真不是个海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面全部由大量钢铁围起来的小房子,房子的4个角上是4门主炮。只有缺点没有优点的设计不说也罢。

  军舰装甲安装模式可以分为内倾,外延,垂直三种形式

  垂直装甲,装甲带垂直于水面,最省吨位,但是装甲厚度相同时,防护效果最差。

  内倾装甲,能够显著缩小甲板面积,降低薄弱防护区,上层建筑逐渐缩小,储备浮力不足,但是在近距离交战时有一定的优点,骨骼惊奇法兰西亲睐这种设计。

  外延装甲,甲板面积显著增加能够安装更多的武装,高海况复原性更强,储备浮力更大。

  但是面对高弹道弹药被灌顶的几率最高,但是这三个设计之间并没有明确的优劣。

  总之垂直设计最差就是了。

  新的时代即将到来,铁甲舰又当如何自处?

  随着科技的进步,蒸汽机的马力直线上升,纷纷逐步成为的落后的设计,曾经占领甲板数千年之久的风帆移除,舰艇的航速越来越快,曾几何时渴望而不可求的20节级别的航速成为了现实。

  各国海军开始对未来的战争形势感到迷茫,如果战舰的航速依旧是十mhm五六节,那么双方对冲还有成立的可能。

  毕竟三五公里的距离就够对面航行一段时间了,但是航速在不断加快,火炮的射程也越来越远,舰艏对敌的使用条件越发苛刻

  撞角的使用难度越来越高,在干不掉敌人的情况下,干掉自家战舰的事故屡见不鲜。

  新时代的战舰应当如何建造?炮塔应当如何设计?

  随着交战距离的不断增加水平甲板是否需要增加厚度?炮塔又当如何安装?

  世界海军在19世纪80年代进入了彷徨期,思想激烈交锋的时代来临了。

  1889年9月30日采用轴向主炮布局的君权号战列舰开建,舷侧最大火力输出模式,宣告着战列舰的复苏。

  但是直到1891年君权号战列舰下水的时候,英国皇家海军依旧感到彷徨,他们并不清楚自己这种试探是对还是错?1894年远离世界中心低远东地区,决定一个垂垂老矣的世界大国的命运的战争正在爆发。

  这场战争标志的世界战舰设计模式的又一次重大变革!

  其实目前林加德所处的这个世界的进程,理论上来说,跟前世“大舰巨炮主义”时期很接近。

  所谓‘大舰炮注意,其实到1870年前后才完全成为主力舰设计的指导思想。

  总体来说,前世近代战舰设计发展脉络大概是这样的:

  风帆战列舰时代在权衡军舰火炮威力与数量时更偏向数量。

  这并不是因为没有巨炮或者人们造不出巨炮,只是不需要过分注重单一火炮的毁伤能力,而是需要大量的火炮搞“排队炮毙”。

  毕竟大家都是木船相对比较好打,浮动平台搭载前膛炮的交战距离与精确性也都比较感人。

  打个比方,这个时代的感觉就像大和号不带9门94式460,而是装了30门150炮、30门127炮、40门57炮。

  铁甲舰出现前后是一个过渡时代,爆炸弹的应用、军舰装甲化使主力舰火炮的口径越来越大。

  但是继承旧时代对火力密度的偏好制约了重型火炮的使用,设计师普遍倾向于选择体量比风帆时代大但远不如真正“巨炮”的火炮。

  数量虽然没有风帆时代动辄上百门,但也会有最多达到四五十门的情况。

  不过体量限制,很多火炮对于军舰上的铁甲都是痒痒挠。

  比如,这个时代的感觉就像大和号不带9门94式460,而是装了30门280。

  请收藏:https://m.bimiw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