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四十六章 铁甲舰_我真不是个海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致单炮炮手的操作空间十分狭窄。

  此外,由于建造进度过快,大量木质构件还未晾干便被拼装成了整舰,从而导致“光荣”号未老先衰。

  尽管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光荣”号毕竟开启了装甲战舰的先河,并为日后更先进的铁甲舰提供了建造蓝本。

  1834年,法国炮术将军贝桑根据双方战舰水平直射的这一特点,提出在战舰侧舷加装一层200毫米厚的钢铁装甲,这样就可以大大的提高战舰的抗炮击能力。

  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贝桑这一跨时代的理念并没有被法国高层认可。

  其实早在华夏南宋时期,就有“铁壁铧嘴平面海鹘战船”的记载,该船就是在木制战船外表包裹铁甲。

  无独有偶,在朝鲜也有李舜臣建造的铁甲龟船。

  然而不论是“铁甲船”还是“铁甲龟船”,都不能算作是现代意义上的铁甲战舰。

  直到1858年,也就是贝桑跨时代的构想被否定后的24年后,法国人才真正意识到铁甲舰的潜力。

  在经过前期的实验性论证后,法国人发现铁甲舰虽然有重心高,装备火炮少的问题,但是法国人还是决定建造一艘超级铁甲舰。

  在1858年,世界上第一艘铁甲舰正式在法国开始建造。

  次年11月,这艘战舰正式下水并被命名为“光荣号”。

  该艘战舰全长778米,宽17米,满载排水量为5700吨,搭载的锅炉可以为其提供2500马力的功率,并让该战舰以13节的速度在大洋上驰骋。

  “光荣号”最大的亮点就是侧舷装有100-120毫米不等的铁质装甲带。

  早期的“光荣号”受木制战舰的束缚,只装备有36门50磅炮。

  到了后期,法国人又将50磅炮换成了更为给力的239毫米线膛炮(8门)和193毫米线膛炮(6门),自此战舰正式完成了飞跃,从木制转变成为了钢铁材料。

  其实早在“光荣号”开工建造短短一个月后,英国人就已经嗅到了气味,得知了法国的这一建造计划。

  为了保持对法国海军的技术优势,英国人也加入到了建造铁甲舰的阵容当中。

  当然,英国人也早就认识到了铁甲舰的威力并开始相应的建造。

  只不过当他们得知法国人的建造计划时,觉得自己的战舰已经形成不了压制,于是他们连忙修改建造方案并与1859年5月开始建造。

  最终在次年12月,英国新型铁甲舰正式建成下水。

  也就是更胜一筹的“勇士号”。

  这个名字起得好啊,一听就比‘光荣’更吉利。

  好吧,这是个玩笑,毕竟法国人不懂‘光荣’有牺牲的意思。

  相比于“光荣号”,该舰吨位更大,火炮更多,装甲更厚。

  “勇士号”满载排水量高达惊人的9350吨,长为127米,宽为177米。

  武器配制为110磅来复炮10门,68磅滑膛炮26门,40磅来复炮4门,可谓是全面压制了法国人的“光荣号”。

  此外,别出心裁的英国人还用了一种特别的装甲技术,先在船舷上包裹一层薄装甲。

  然后用特殊木材做衬垫,最后把一块一块的装甲分开固定在船舷上,相比于“光荣号”的整体120毫米装甲更为牢固。

  请收藏:https://m.bimiw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