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章 冷锻甲和马_我真不是个海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朝重心,这块天子脚下大批量饲养战马显然不合时宜。

  河套地区因为地处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分界线,成为了饲养战马的不二之选。

  更何况,这块地方紧邻黄河流域,是块水草鲜美的军事要地。

  无论是农耕民族还是游牧民族占据这里,它都能够成为重要的战略要地。

  此地的战马可以快速奔袭前线组织防守,应对外来的游牧骑兵。

  当然,不是南方不能养马,而是南方不适合养大马。

  大马的体型巨大,而体型巨大的哺乳类动物在炎热的条件下都会本能地避暑,不然就不能维持自身体温的适度和恒定,进而导致生理机能混乱而病亡。

  所以,马其实无所谓生活在南方北方。

  但是,如果是在南方炎热的气候下,马是难以负重疾驰的——因为这会迅速提高体温,而很快倒毙。

  别说马,就是个人在酷暑下负重疾驰也会倒毙。

  因此,就决定了马在炎热气候下更容易死亡——在江淮一带,每年要倒毙十分之三的马匹。

  实在没办法,马在炎热的地区,就只能减少负重疾驰的训练。

  而战马都是要负重疾驰的是要能负重二百斤以上,日行一二百里甚至二三百里。

  未经过这种训练的马,就算长得高大,也无法充任战马——在炎热地区的大型哺乳动物,往往都是慢吞吞地走动,很少奔跑。

  君不见非洲人对付猎物的办法就是尾随,让猎物不得喘息全身发热高温不退然后倒毙。

  如果单纯热也就罢了,关键南方不仅热,还潮湿,这就为蚊虫病害滋生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众所周知,马是比较娇嫩的动物,铜驴铁骡纸糊马,在这样的环境下越发容易发生健康问题。

  而最根本的问题是,南方面积狭小,指的是平原面积,不到北方的十分之一,山地丘陵密布、河湖港汊纵横,根本就没有多少空间可以养马。

  想想朗尼斯在黑水城外栽的跟头就知道,马意外崴脚断腿的几率比北方大得多,更无法为马提供足够的马料——除非马能上山啃木头。

  而北方的农作物秸秆,特别是梁粟黍秫糜莜麦小麦燕麦等等都是上好的马料。

  因此,越往南,越热、越湿的地区,大型马就越少。

  但是,并不存在不能养马的问题,马照样可以养,只不过不适合养战马罢了。

  骑兵战马倾向于使用烈性难驯的雄马。

  幼马购入之后,会先去势,然后饲养4年,指通常情况,非战时。

  在这期间对马蹄和马体做严格管理,有专门的铁匠量身定做马掌,并根据生长情况适时更换新马掌。

  而且定期洗蹄,每20天涂一次蹄油,并严格确保四蹄的高低差不能过大,否则马在大负重的情况下非常容易崴脚。

  此外要针对性地对幼马进行长达5年野外适应性训练、快跑和慢步训练、适应群体行动的训练、与人亲和的训练。

  发育良好、比例匀称的马才能有效地工作,受伤的危险比较小,四肢充分发挥作用,所以平衡能力和运动素质都比较高,发挥潜在的能力也比较大。

  一般,幼马满5岁后再进行7个月骑兵行军训练及各种运动方式训练、

  当然,也有从3岁就开始训练,甚至在战事紧迫时期,不经训练或经过短期训练之后就投入作战服役。

  再用5个月进行持久耐力训练。

  发育不均衡或比例失调导致过分受力或严重劳损的马还会淘汰,完成训练后的马匹才能成为正式的军马。

  但现在,林加德没有那么多时间从头养马,只能从商人手中购入成品马,价格倍增。

  请收藏:https://m.bimiw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