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九十九章 铁鹞子_我真不是个海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锻甲轻巧坚硬的特性,使大面积覆盖战马和战士成为可能。

  铁鹞子就像后世的坦克一样,在战场中是绝对的钢铁洪流。

  宋军步兵方阵最引以为傲的弓弩部队,射出的箭雨,对铁鹞子杀伤力极其有限。

  除非射中铠甲缝隙,和口鼻等关键部位,否则就是在做无用功。

  在李元昊建立西夏之后,与宋军展开的第一战——三川口之战。

  就是采用的事先埋伏,铁鹞子突击的战法。

  占据人数优势的宋军,面对突如其来的党项人匆忙结阵。

  但铁鹞子的出现,成为了宋军永远的梦魇,坚硬的精铠、排山倒海的气势和骁勇善战的党项人,很快就击溃了宋军方阵。

  铁鹞子冲阵阻挡弓弩,步兵尾随其后掩杀,就是党项人对付宋朝步兵方阵的惯用手段,并且屡试不爽。

  西夏与北宋之争,北宋连年战败,名将、良马就是最致命的缺陷。

  铁鹞子的赏罚制度非常原始,根据骑士劫掠、斩敌、俘虏数量进行奖励。

  军阶分为十五个等级,上级对下级有绝对统治权。

  在保证指挥有序的同时,极大程度上激发了士卒的战斗欲望,和秦国商鞅推行的军功制有异曲同工之妙。

  而且铁鹞子的处罚机制十分完善,针对畏战、战败、舍弃同伴、虚报战果、主将战死等情况,有着处死、刑法、监禁、夺官、罚马等惩罚。

  正是这套完善的赏罚制度,使党项人的铁鹞子纪律严明,骁勇善战。

  李元昊面对辽国的十万铁骑来犯时,铁鹞子再次证明了重装骑兵的威力。

  他避实就虚,一路坚壁清野,辽军在黄土高原之上,缺乏水源、粮草。

  人困马乏之际,三千人的铁鹞子对十万辽军铁骑发起了冲锋,更加厚重的河西马和冷锻铠就是它的灵魂,辽军铁骑大乱,铁鹞子所向披靡。

  自此,西夏先后大败宋军和辽军,李元昊的帝位也被两国认可。

  铁鹞子用强悍的战力,为党项人取得了生存的空间。

  铁鹞子作为西夏的荣耀,远超同时期的辽、宋两国骑兵战力。

  只有金国的铁浮屠,可以相提并论,两者代表着辽阔的东亚重装骑兵的巅峰之作。

  他们是轰鸣战场的雷霆,步兵战阵的终结者,一个时代的天赐之物。

  直到成吉思汗的蒙古铁骑踏出南征的步伐,善于骑射、迂回、包抄的蒙古轻骑兵,演绎了新的战争法则。

  铁鹞子、铁浮屠走向衰败,他们有了难以匹敌的对手,伴随着的是西夏、金国的灭亡。

  不过在这个世界,铁鹞子应该找不到对手,暂时可以一用。

  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林加德终于决定以铁鹞子为基础打造重骑兵团。

  因为他没有河套马作为载具,这样一来,冷锻甲的特点就至关重要了。

  史书记载:

  凡锻甲之法,其始甚厚,不用火,冷锻之,比元厚

  请收藏:https://m.bimiw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