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九十一章 捐建‘家和学校’_枭雄199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自然也没有怠慢,立刻联系了特区的于洋和身在东北的阿飞,让二人组织人手,从南北两个方向,分别联系当地的教育署,传达捐赠建校的意愿。

  为了更够让老百姓都记住这些学校的捐赠人,陆野把整个项目命名为‘吕家和’希望学校捐赠计划。

  所有捐赠建设的学校,从教学楼到到内部一切设施,包括座椅板凳等等一切的所有权,在建成之后,全部捐赠给当地的教育部门,成为公立学校,捐赠方只保留学校的命名权。

  所有的捐赠学校,都将有一个统一的名字:家和小学(中学)。

  有人愿意捐赠学校,对于地方教育署来说,自然是无比高兴的一件事。

  在很多地区的中小学里面,别说是楼房教室了,能有一间砖房教室,就已经非常不错了。

  在北方,甚至仍有很多的中小学,都还需要学生自带柴火和煤块,在冬天里靠着烧火取暖。

  就拿栾城来说,此时的市里第一小学,第三小学,仍然使用着土坯房。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

  。

  而矿区的工人子弟学校,情况要稍微好上一些,小学基本上都已经换上了有暖气的大砖房,中学却还有没有完成改造。

  阿飞接到了陆野的消息以后,第一时间便联系了栾城市教育署。

  传达了港城吕华集团愿意捐建两所小学,和一所中学的意愿。

  栾城市教育署的领导得到这一消息,兴奋的一口就应承了下来,当即便着手为捐建的学校,选择建校地址。

  其实每一个城市,在土地规划上,都有提前规划好的教育用地。

  此时的华夏正处于经济的初发展阶段,上到中心财政,下到地方财政,那都是紧巴巴的,绝大多数的小城根本就没有多余的钱,来完成那些规划,通常都是哪里急,先弄哪里。

  现在有人出钱捐建学校,就只要一个命名权,栾城市教育署很快便确定了三块原定的教育用地。

  其中两块在市区里面,一块则是在县城中。

  双方你情我愿,一方着急尽快建设,另一方担心夜长梦多,害怕捐建方反悔,两边算是一拍即合,在阿飞的代签下,双方的捐建协议,很快便完成了签约。

  港城的吕华集团委托港城龙魂集团代办,向栾城捐建两所‘家和小学’和一所‘家和中学’。

  协议书签好以后,栾城龙魂建筑公司,即可开始动工,同期在三处工地开工,建设三所学校。

  栾城教育署一分钱没出,白白得了三所学校,还全都是六层高的教学楼,就连操场都修的非常好,虽然没有铺设橡胶跑道,但却是全部铺满了水泥路面和沙石,干净又整洁。

  就连栾城的家具厂,也接到了一大笔订单,为学校定制桌椅板凳。

  可光是一个栾城的三所学校,自然是不够的

  请收藏:https://m.bimiw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