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95章 封敬亭_法师伊凡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9月的宁州正是秋老虎猖狂的时候,但是在数千里之外的西藏,晨风之中已经带着凛冽的凉意了,封敬亭早上起床的时候,还是感觉有些不习惯这里的气候,尤其是空气中始终若有若无飘散着一股硫磺味,让他感觉总是不太舒服。

  作为一个地道的南方人,要适应这里的高原气候,还是有些困难的,刚到这里的时候,因为剧烈的高原反应,他在医院里躺了一个多星期,直到这几天才适应了过来,这段时间,连饭都好好吃过几顿,说到吃饭,这里如果不用高压锅,做出来的饭总有一股夹生的味道,真是见鬼。

  这里的海拔差不多有4300多米,水的沸点甚至不足85度,如果不是因为论文需要,打死封敬亭他也不愿意来这个鬼地方。

  倒是有好几个女同学,听说这里的温泉不错,都还打听怎么过来,不过听说封敬亭说自己刚来就住了一个星期院,就纷纷打消了主意。

  这大概就是物理学对人考验吧,不仅仅是在智力上,还是在身体上,因为观测条件的需求,最好的望远镜往往都设在最偏远的地方。

  羊八井天文观测站是大概算得上是中国观测条件最好的天文观测站,在这个几乎与世隔绝的地方,空气纯净的就像雪山顶上的雪花,这里有中国和德国最新合作建设的亚毫米波常规天文望远镜,也有效果最好的宇宙射线实验大厅,在这个海拔,来自地球的背景辐射被大幅度削弱,观测宇宙射线的效果比在低海拔区域要好的多。

  封敬亭是一名很普通的高能物理硕士生,宇宙射线作为高能物理始终关注的重要一块,在研究天体物理、粒子物理方面始终占了很大比例,一方面,人类想尽办法研发大型的对撞机,重复的做着一次又一次的撞击,验证着一个又一个的猜测,另一方面,物理学家也不放过宇宙射线这个“天然”的对撞机,许多高能的射线携带的能量比人类加速器中达到的能量要大的多,而且这些撞击都是免费的,当然,也是随机的。

  观测站主要就是搜集某些特定超高能射线因为撞击产生的次级粒子,这些次级粒子也会继续撞击继续产生更次级粒子,如此下去,就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粒子群,这个现象被称为“广延大气簇射”,研究这个现象是当前物理学很重要的前沿课题。

  封敬亭的博士课题就是关于粒子束的来源和形成过程,这个课题是导师帮他筛选的,按照封敬亭的想法,这个课题其实更接近天体物理的范畴,但是对撞机的实验是在是太难申请了,封敬亭不得不对现实暂时妥协,于是就来到了这个鬼地方。

  他要做的就是尽量多搜集高能粒子束的产物资料,并在已经确认的天体中,合理的假设这些粒子的来源,可能的天体结构

  请收藏:https://m.bimiw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