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09章 走向星空_法师伊凡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伊凡和封敬亭走出世界交点大门的时候,封敬亭认真的抬起头,对着天空四处搜索了一下,伊凡也学着他的样子,抬起头仰望,除了漫天的星斗,他什么也没发现。

  忽然,伊凡注意到,在一整片静止的光点中,出现了一个微微发亮,同时正在闪烁的红小点,在星空的背景下,这个红点以均匀的速度移动着:“是它吗?”伊凡指着这个小红点问。

  封敬亭看了一眼,笑着摇了摇头:“不是,这只不过是一架普通的客机,风筝二型的运动速度比起它要小很多,看起来也没有这么明显,按照预定的加速计划,可能还要等半个小时,我们才能在地平线上看到它的影子。”

  风筝二型是卡梅尔在去年组装的空间站,借用了几个航天大国的技术,以及一些最新的科技,空间站在进入轨道之后,基本实现了不需要和地面维持联通,也就是说,不像卡梅尔位面一样,需要用魔法源源不断维持空气,空间站的电力采用传统的太阳能发电,因为在太空中太阳能发电效率高,而且风筝二号几乎不需要考虑质量成本的原因,风筝二型整个外壁几乎都贴满了太阳能电池,总发电功率足以维持空间站内,数百名科研人员的日常生活,以及实验项目所用。

  作为第一款以长期居住为实验目的的航天器,而且又有风筝一型作为前车之鉴,风筝二型在生态模拟上,采取了比风筝一型更保守的方案,风筝一型的步子迈的太大,当初上天的时候,简直就是把它作为一个生态圈来建设的,什么海藻,绿叶植物,能想到的办法几乎都想到了,但上天之后,一个多星期不到,空气质量就急剧恶化,半个月后,氧气含量甚至少到连老鼠都忍受不了的程度,之前想当然的,靠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达成完美平衡,彻底失败了。

  风筝二型空间站采用的是化学方法来解决因为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而氧气则通过电解水来完成,这样一来,虽然不能达到预期的“独立生存”的效果,但最起码可以做到,补充一次吸收剂、食物和水,整个空间站能够维持运行半年左右。

  和通常意义的空间站不太一样,风筝二型空间站作为当前人类在太空中最大的航天器,因为携带的质量足够多,所以还具备一定的轨道机动能力,平时在定位阶段,风筝二型一般都会悬浮的非洲赤道正上空,与地球自转保持同步,但如果有任务需要,比如这一次,它也可以对自己实现主动加减速,变换轨道,从一颗同步空间站,变成非同步,这种变轨对于其他卫星来说,可能意味着巨大的消耗,但对于卡梅尔来说,也只不过是稍微增加一些魔法消耗量而已,以及一些航空燃料而已。

  如果把星空比作海洋,风筝二型差不

  请收藏:https://m.bimiw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