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百八十六章 桥断_天作不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到了天黑才回来,据说还是占了徐大人的光先走了一步呢!今儿也不知道要不要去,这差事一点都不好做。

  唐中元摇头:“大理寺衙门只帮了开道,那些学生还要在骊山留几日的,所以今儿不用去了。”

  “那就好。”红豆这才松了口气,脸色柔和了几分,“若是不去的话,晚上倒能等你回来在开饭。”

  升斗小民每日所做所为不外乎一日三餐,红豆自然不例外。

  唐中元笑着应了下来,待喝完最后一口面片汤才起身走到门外,穿上蓑衣斗笠出了门。

  乔小姐租的宅子地段是真的好,日日步行去衙门,都不似那等需要驱马车而行的路上有个什么意外耽搁的。

  所以,他唐中元也是同僚里头为数不多的几个从不迟到的。

  去骊山当一回差,大理寺里也没什么不同。唐中元同几个同僚打了招呼,便进内堂找甄仕远了。

  “来了?”正坐在桌后喝茶翻看卷宗的甄仕远头也未抬的招呼了他一声,而后脱口而出,“骊山那里没出什么事吧?”

  总是个帮忙的差事,要问一问的。翻着卷宗的甄仕远抿了口茶,惬意的眯起了眼。

  如封仵作这等怪人毕竟是少数,他甄仕远也不是圣人,这些时日难得的清闲真叫人享受。话说回来,自从那个丫头离开之后,这长安城就当真是长安的很了。

  若是日日都有这样的日子该多好啊!甄仕远心道:民生太平,世无恶人啊!

  骊山吗?唐中元想了想:“应当没有什么事吧!”

  ……

  骊山雪景,对谈吐识风望月的诗画文人是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才能组织起来的一次“声势浩大”的出行,是一年到头也未必会有第二次的“盛会”,但对于居住在骊山脚下,靠山吃山的山民而言,却是早已看了多少年,已经习惯的家而已。

  早见怪不怪了。

  昨日,有长安城中权贵大肆开道来山上看雪,得了官差消息的山民便没有出门,窝在家中烤着火,吃着剩余的野食。

  但野食这种东西总有吃完的时候,他们这些靠山吃山的山民更需要山间打来的野味换取三餐,所以,第二日一大早,见山上开道的官差离开之后,山民们就进山碰碰运气了。

  左右只要不靠近观雪台与揽云台那里,其他地方,便是身手再厉害的官差、护卫,也是不如他们这些自小长在骊山脚下的山民熟悉的。

  靠着经年积累下的经验,几个结伴而行的山民成功的抓到了两只长羽野鸡,这收获不算丰厚,但比起有时运气不好空空而回的已经好上太多了。

  “爹,我要拿来做个毽子给妹妹玩。”头一回跟着出来打猎的男孩子手里抓着几根野鸡的尾羽兴奋的比划着,色彩斑斓的尾羽做成毽子很是漂亮,比不得城中那些新奇有趣的孩子玩意儿,这也是靠山吃山的孩子打小

  请收藏:https://m.bimiw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