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46章:汉军入城_穿越三国:这个阿斗不用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日子过得其实并不富裕。

  魏延来到代郡这些日子,他自然是有过了解,于是又笑着说道:“汉军来了,诸位的好日子,也就来了。”

  只是凭借魏延的一张嘴说,老百姓自然不可能完全相信,或许只能用时间来验证。

  不过他们此前也听过魏延的名号,此时他既然这么说,那也只能暂时先相信他,毕竟他们只是普通老百姓,谁来统治他们,他们其实并没有那么在意。

  他们只在意谁能让他们过上好日子。

  而且魏国现在是割城赔地,那就说明魏国现在是不如大汉的,作为老百姓,当然也愿意在强者的保护下生活。

  还有就是,魏延说完话,当即又当着百姓的面,严令三军不得骚扰当地百姓,老百姓若是谁发现了有汉军违法,可直接到太守府找他举报。

  骚扰百姓者——杀无赦。

  这一条军令,立时得到了老百姓的拥护。

  很快魏延就入驻代郡太守府,刚一入府,魏延除了安排官员去各县安抚当地百姓,同时也派出一支三千人的骑兵,迅速出城去监视刚刚离开代郡的魏军。

  他们的监视范围是,直到魏军彻底离开代郡疆域为止,然后这支兵马,就在代郡上谷郡交界处驻防。

  随着代郡和平交接,汉魏之间的和议,魏国算是履行了他们的承诺,因为那三百车精铁,早在达成协议的十日后,就已经全部运到了潼关。

  大汉建兴十六年(公元238年),十一月十八日。

  长安,未央宫。

  刘禅高坐在御座上,大殿上齐聚大汉的文武众臣。

  “魏国使臣到。”

  随着殿外一个太监的唱喝,魏国少府杨阜信步走入大殿,走到近前,他向刘禅微微躬身行了个礼:“外臣杨阜,拜见陛下。”

  “贵使免礼!”

  “谢陛下!”

  简单礼仪之后,杨阜问道:“陛下,我大魏已经按照双方约定,撤出了代郡驻军,三百车精铁也已经运至大汉,不知...不知陛下...”杨阜顿了顿,才道:“何时释放我大魏被俘君臣?”

  按照约定,曹魏从代郡撤军,因为其他的六个郡,已经无需曹魏撤军,他们的驻军要么被汉军打退,要么就地缴械投降,城池也已尽归大汉。

  所以曹魏只需撤出代郡的驻军,以及给大汉送来三百车的精铁,只要曹魏完成这两个条件,按照约定,大汉就需要释放被俘的魏国君臣。

  可是魏国已于数日前撤出了代郡的驻军,精铁在撤军之前就已经送到了潼关的汉军手里。

  可是——

  时至今日,大汉也没有释放曹魏被俘君臣。

  这可就让曹魏众臣坐不住了,原本他们是在潼关外等着迎接天子曹叡,可是一连等了好几日,他们也没有等到曹叡等人。

  好像压根儿大汉就没有要释放的意思。

  所以他们这才又派出少府杨阜,亲自跑到长安来询问大汉天子刘禅,就是想问问,大汉王朝,你们说话算数不?

  刘禅看着杨阜,并未说话。

  倒是大殿上的丞相诸葛亮,他缓缓出列,然后向杨阜施了一礼,笑着问道:“义山此前可有来过长安?”

  杨阜闻言一愣,不明白诸葛亮这是何意,于是应道:“不瞒丞相,阜本是天水冀县人士,在关中还属我大魏的时候,曾到过几次。”

  “哦???”诸葛亮闻言,似乎有些惊喜的样子,道:“义山家住天水冀县?”

  “正是!”杨阜肯定的道。

  “家中可还有亲人否?”诸葛亮问道。

  只是诸葛亮的话音刚落,杨阜不由眉头微皱,他不明白诸葛亮突然问他这些,到底是何用意。

  毕竟——

  他现在可是大魏的臣子。

  ......

  请收藏:https://m.bimiw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