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五十一章 科举案(十三)_大唐万户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陛下,这些言语是臣在朱雀门善后时发现的,臣不敢欺瞒陛下,特来禀报。”

  说罢,杨国忠将那厚厚一叠纸递了上去,随即垂手站在一旁,小心翼翼地察看李隆基的脸色,这是他的一贯作风,摔倒前的反噬,既然李林甫已经毫不犹豫对他下了手,那他也不绝不会让李林甫笑到最后,但李隆基并没有象他想的那样拍案而起、暴跳如雷,只看了一眼后便随手搁在一旁,脸上没有半点表情,杨国忠顿时象一拳打空,心开始有些忐忑不安起来。

  李隆基从案桌上取过一份王:|..这奏折里所述可是实?”

  杨国忠颤抖着手打开折,越看脸色越加苍白,最后他伏在地上道:“臣犬今年参加科考,他基础较差,臣是托了关系,请达奚侍郎在同等条件下照顾一二,臣想这是人之常情,天下哪个做父母的不是这样,但这折里却说臣贩卖考卷、串通其他考生集体营私舞弊,这绝对是污蔑,臣不缺这点钱,更不会做这种作茧自缚的蠢事,望陛下明查!”

  李隆基暗暗点头,他也并不太相信王:|.下下二百多人都知道杨喧卖题,所描述的细节完全一致,这怎么可能?还有达奚旬与杨慎矜一向不和,他们怎么会勾结起来录用考生。况且杨慎矜早就上书弹劾这帮新进士品行不端,王:<=解释,李林甫想利用这次科举案来对付他地两颗眼钉,一个是杨国忠,一个是杨慎矜,所以李隆基对杨国忠的自辩倒信了八分,但杨国忠话一些隐藏的事情他一定要弄清楚。

  “你托了谁的关系。是谁替你和达奚旬牵的线?”

  一句话问到了杨国忠的要害之处,他犹豫半天,最后才用细若蚊鸣的声音低声道:“庆王!”

  “又是这个该死的东西!”李隆基不禁暗暗咬牙,他刚要再问,却忽然想起一事,李清曾说庆王象是知道国库地底细。存钱和提钱的时点都掌握得恰到好处,这里面一定是内幕勾结,难道就是和杨国忠勾结?应该是这样,杨国忠是太府寺卿,他当然很清楚国库的钱货盘存以及开支预算。

  最关键的一条线理顺,李隆基的思路豁然开朗,达奚旬正是庆王推荐入仕,杨国忠为给儿寻路,便找上了庆王李琮,而庆王开出的条件就是国库地底细。

  问题是这些事情李清都露而不说。难道这科举舞弊之事他也早就知道了吗?如果是,那他在这间又扮演一个什么角色?李隆基恍惚有一种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感觉。凭他的直觉,此事李清一定插手了。

  “陛下。臣为谋私,甘愿领罪!”

  杨国忠最后的表态打断了李隆基的思路,他定了定心神,寒着脸道:“此事不管你是出于什么目的,但结果是极大的损害了朝廷的声誉,朕仔细考虑过,这是由于你得官太过容易,

  请收藏:https://m.bimiw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