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3章 说服力_磷火常同日色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和官军相比,王自用、张天琳的军纪要好得多了,至少从不会杀良冒功,但是抢劫、强奸的事件依然时有发生。如果士兵闹得太凶,王自用也会气得大发雷霆,斩杀几个最肆无忌惮的人以儆效尤,纪律便能收紧一阵,但过了一段时间,往往故态复萌。

  所以,怀庆周边的百姓对于流寇的到来有着很强的畏惧,纷纷逃到城墙后面寻求庇护。大批难民露宿街头,令城中的气氛极为紧张。天气还不甚冷,一些官绅出资搭设粥棚,难民们还算勉强活得下去,但饥寒交迫,生活也十分凄惨。

  城外的联军中,唯一一个知道该怎么指挥几万农民军围攻大城市的就是王瑾,而他的经验则来自另一时空的李自成三打开封的失败教训。李自成在洛阳、襄阳、西安、太原取得的胜利,以及张献忠攻打武昌、长沙、成都的经验都证明,农民军要攻打大城市,必不可少地需要当地民众甚至驻军的支持。强行攻城是下策,堡垒最容易从内部被攻破,鼓动城内百姓起义甚至军队哗变才是破城的最佳方法。

  所以在难民大规模入城的时候,田见秀派出了多达上百名探子混入了城中,他们的任务不是斩关落锁夺取城门,而是散播谣言。

  人民群众总是乐意让故事内容更加丰满一些,于是,王瑾编造的故事开始出现无数不同的版本。

  最通行的版本是:城外的流寇里有郑王府的佃户,因为郑王府为了收租打死了几百条人命,又抓了好几千妇女抵债,所以佃户们造了反,要找郑王报仇,请了流寇来相助。

  虽然朱翊钟的罪行被夸大了十倍,但是这个故事还是有事实作为依据的,郑王府年年收租都打死人命,只不过数量没有这么多而已。王府的恶奴们把拐骗、强掳来的妇女卖掉也早已是公开的秘密,有逼良为娼的,有卖给外地商人做妾的,还有装上船不知运往何处的。

  此外,就是宣扬流寇如何如何厉害,只杀官不杀民。王瑾自己都不相信流寇真的军纪严明,老百姓自然更加不信,但老百姓毕竟盼着有这样的军队,这种传言还是给了他们希望。闯军探子的宣传主要针对两点:第一,城必破,第二,城破是郑王的事情,和老百姓没关系。

  怀庆城内和周边的百姓,本就是受郑王府压迫最深的,他们非常乐于看到有绿林好汉来制裁朱翊钟这个败类。但是他们也担心遭到池鱼之殃,所以还是会抗拒联军。王瑾的宣传攻势虽然不可能真的瓦解敌人士气,但至少让以本地人为主的守军产生了一定的动摇。郑王平素不修德行,为祸一方,如今事到临头了,想单靠拿出钱来就让人替他卖命,老百姓和普通士兵也并不如何买账。

  但是现在守军有城墙提供的安全感,觉得自己尚有一战之力,在这种时候是不能指望他们站出来反抗朱翊钟的。联军需要拿出更有说服力的东西来。

  从个人喜好上来说,王瑾更喜欢拿炮弹说服对手,可惜现在客观条件暂时不允许,不过退而求其次,还有合适的办法。

  请收藏:https://m.bimiw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