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节 玄木五友_洪荒玄松道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外娲皇宫内,人族圣母女娲圣人只在冷冷的看着西方光。同样冷冷表情的,还有金鳌岛碧游宫内的一个孤单身影…

  正在玉虚宫内静坐的玉清圣人却是面无表情,也不知其心中所想…

  那天外天八景宫内,太清圣人太上老君只睁开眼睛,仰天一声长叹,遂立起身来,带上那先天至宝太极图,跨上青牛,只身形一闪,便消失不见…

  东海玄木岛上,一道青se身影只缓缓从玄木山上走下…

  佛教立教,被西方二圣整出了如此大的动静,李松怎会不知?李松想起了后世佛庙遍步各地,与道教并驾齐驱。自己前世坠落悬崖之地的南岳衡山,山下南岳大庙便是半佛半道,平分秋se。佛教以一外来教派能做到如此规模,李松也不禁在心中感叹接引准提两人之大能。

  其实李松对佛道两教说不上有什么偏爱之处,每个人都得有自己的精神寄托,信佛还是参道,全在本心自由!佛家讲究“慈悲”,道家讲究“长生”,皆是由己及人,讲究天人合一,导人向善,表达一种悲天悯人的思想。

  不过佛教思想后来为了发展需要,迎合统治阶级愚民之策,便过分强调因果报应,叫人逆来顺受,消除信徒反抗精神,如此,社会怎能进步?再者,佛教信徒的目的便是远离红尘疾苦,超脱六道轮回,人人都去信佛。谁来从事生产?

  李松只望着那茫茫云海,思绪不已,却是想道:如今东周建国,接下来便是几百年的春秋战国时期,正是历史上地一次文化盛会,各方教派你方唱罢我登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老百姓思想受到一次又一次的冲击洗礼,才形成了“博大、包容”的民族情怀。虽有后世统治者多次己既然来了,自也要去走过一场。

  李松打定主义,当下也不施展法术。只一步一步的从玄木山上走下来。如今的玄木山有了东海泉眼的滋润,倒也越发的灵气逼人了。自然是峰势险绝,怪石参天,又有那奇草异树。飞瀑直泻,溪壑奔腾,云霞缥缈,真是好一派仙境胜景。

  李松信步漫游。一路欣赏着美景,自是心情大好。突然闻得前面有嬉闹之声,似有人在饮酒吟诗。当下只会心一笑。没想到自己玄木岛上也有如此风雅人物。

  当下李松幻化了模样。只化作一名鹤发童颜的老者,向前行来。却是见五人正围座在一桌子前,把盏而谈。当先有四个老者,前一个霜姿丰采,第二个绿鬓婆娑,第三个虚心黛se,第四个青发绿面,最后一个却是一妙龄女子,生得闭月羞花,眉目含春。李松定睛一看,自然知晓了这五人来历。

  第一人名劲节公,乃松树化形;第二个名孤直公,乃柏树化形;第三人名凌空子,乃桧树化形;第四人名拂云叟,乃竹子化形;而那女

  请收藏:https://m.bimiw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