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章 一回镰山_女神之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晚就赶到了刘秀才家。刘秀才看着两人在一起,还有些惊喜,问过事情经过之后,也同意他们要回同州县老家的想法。临走,李大侠托大哥给三弟带话,自己离开金汤镇也是被逼无奈;今生是兄弟,有事一定要说。刘秀才拿出五块大洋,给了李大侠,让他们路上注意安全,能顾个马车最好。

  兄弟俩匆匆话别,李大侠便带着翠莲回了位于同州县北铁镰山上的老家。

  这是1910年的事,李大侠已三十出头,翠莲才十七。两人回到同州县后,见老爹在老家高明街上的酒坊还在,就帮着老爹一起经营酒坊。比他小两岁的弟弟李续长,一直在家务农,看大哥回来了,也常常到酒坊找大哥拉话。

  看见大儿子,老爹又想起了他出生时的情景。1880年5月8日的晚上,自己三十多岁时,媳妇给自家添了个儿子,把一家人高兴坏了。给娃过满月时,他从酒窖里搬了二十坛陈酿的烧酒,请前来祝贺的乡亲们喝了一天。从早上十一点开始,一直到晚上十一点,划拳行令的声音就没有断过。席上,族长按族谱排名,给孩子起了个大名李续增。也许因为这个名字好,第二年媳妇竟又生个儿子,便随即起名李续长。这两小子小时候都读了一些书,只是老大更爱舞枪弄棒,练习拳脚功夫,15岁起便喜好结交各路江湖朋友;而老二却只是一心在家务农,有时也到酒坊来帮帮忙。

  酿酒这事,起初也只是自己农闲时的一个副业,大儿子24岁那年打死知县的侄子逃去长北后,二儿子便种着全家的几亩薄田,为了还债,自己才开了这间酒坊,好歹能多挣几个钱。直到前年春节前,老大也不知道从哪弄得钱,托人给他捎了回来,他才还完外债,日子也稍稍缓息了一点。如今清廷气数已尽,那个知县早被刀客杀了,后来的知县也是天天换人,大儿子杀人的事早已没人理会,他也想让儿子早早回来,可就是联系不上。如今不但自己回来了,还领回来个17岁的漂亮媳妇,全家自然满心高兴。他想着,瞅个好日子,先给大儿子把婚事办了,等结婚后,就把酒坊交给老大。将来,他就帮老二种种地,农闲时在家里再自酿点酒,让村上的乡亲们喝喝。

  1911年2月13日,是农历的正月十五,这天李续增和李翠莲在高明村办了喜事。只是战乱,婚礼也很简单,族长宣布了一下,几家近亲和要好的乡亲吃了顿饭,统共也就三桌人,只喝了两坛烧酒,就算把婚结了。

  婚后,李大侠白天经营酒坊,夜间依然十天半个月的出去一趟,专门找那些为富不仁的地主老财下手。而李老爹和所有乡亲都一样,并不知道儿子这些营生。作为长辈,只是盼着翠莲给自家传宗接代。

  可两年过去了,二儿子都和同村保长家的李凤仙结婚了,翠莲还是没有动静。过了一年,还是凤仙在夏至那天,给他生下了大孙子。这时已经革命了,也不按族谱起名了,乱世求安全,就按照大儿子的意思,给孩子起名小刀。

  起名小刀,只有续增兄弟俩知道这其中的意思。因为小刀出生那天,哥哥把那把当成宝贝的小匕首送给了孩子。这把刀,他曾见过一次。半尺长左右,刀鞘上镶着两块宝石,一红一蓝,刀把金黄色,抽出刀来,弯刀利刃,寒气逼人,刃上刻着“独颗蒜”三个字。他听大哥说过,这把刀,可保孩子富贵平安,江湖各路英豪,见刀都会让三分。

  这种平安的日子也只维持了一年。第二年夏至刚过,就发生了那件引发江湖一十三省万里寻仇的惨案。

  请收藏:https://m.bimiw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