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四章 不在托付范围_北宋小文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到苏辂道理还一套一套的。

  孔子确实说过“十有五而有志于学”,可从这小子嘴里说出来感觉怎么就那么不一样?

  苏辂继续陈述自己的伟大想法:“都说见贤思齐,孔子,古时候的大贤人;我三叔,怎么说也是眉山小贤人!所以我准备向我三叔学习,等成亲之后再发愤图强,”苏辂挺起小胸脯,说出关于未来的完整规划,“到那时候我带我娘子一起读,我不懂的她教我,她不懂的我教她,岂不是事半功倍?”

  张家小娘子闻言不由多看了苏辂一眼。

  她们这些出身官宦之家的女孩儿也有机会读书,只是不管读书还是学算术,基本都是为了相夫教子、主持中馈。

  就算学作诗写词,往往也只是用来打发一下闲暇时间,普通女子的闺中之作大多只能自己赏玩,鲜少能像男人们的诗文那样一代接一代地传唱下来。

  男人们更喜欢出去与歌姬诗伎唱和,很少有人会回家与妻子读书论诗。

  妻子对他们而言,是操持内宅事务、延绵子嗣的“内人”罢了,只要门当户对便能娶回家,无所谓有没有学问,也无所谓到底喜不喜欢。

  见苏辂一脸的认真,张家小娘子星眸微亮。

  他是真的那么想的吗?

  他真的会带着妻子一起读书?

  苏辂注意到张家小娘子的目光,小胸脯挺得更高。

  张方平把两小孩的眉来目往看在眼里,心中气结。

  这小子嘴皮子倒是挺利索,分明是不想读书、不学无术,竟还能旁征博引地胡扯一通!

  来者是客,张方平也没逮着别人家孩子训话的习惯,只得把考校重点放回苏轼兄弟俩身上。

  苏轼和苏辙也怕自家小堂弟再说出什么惊人之语,绞尽脑汁地想了不少问题请教张方平。

  气氛逐渐变得十分融洽。

  最后张方平留他们三兄弟用了晚饭,还表示苏轼和苏辙要是有兴趣来成都府备考的话,可以回去收拾收拾到他这里来读书。

  苏辂见张方平没提自己,麻溜地凑上前给张方平斟茶倒酒,努力在张方平面前刷存在感。

  他也想来!

  他也想住!

  他也要和张家妹妹住在同一屋檐下!

  苏辂脸上刻着“看我看我”四个大字。

  可张方平茶照吃,酒照喝,不管苏辂多殷勤都照单全收,偏就是不问他想不想来。

  苏辂没辙了,只得直接开口:“张叔,我也想来你这里读书。”

  张方平斜睨他说道:“你不是说你没有老师也没读过书?我这里可没有人给你开蒙。”

  苏辂信誓旦旦地道:“我可以自学!”

  张方平说道:“不行,我不能耽误你。”

  苏辂连连摇头:“不耽误不耽误,我很聪明的,我肯定能自己学。”

  张方平逗够了本,朗笑着说道:“你两个哥哥的事我上回已经和你三叔提过,你要来的话得问问你爹的意见。”

  一般来说,自家孩子自己很难教好,且不说家里那么多偏宠孩子的人,就算是自己也舍不得管得太严。

  苏轼苏辙准备过两年就参加科举,苏洵思来想去,拜托老朋友雷简夫与张方平搭上线,说是希望张方平能帮忙教导一下苏轼和苏辙,最好能来个有针对性的考前辅导。

  苏辂这小子的话,不在托付范围之内。

  他才七岁,离科举还远着呢。

  请收藏:https://m.bimiw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