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二十八章 稳妥至极!_北宋小文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说,私自售卖走私盐还得蹲大牢。

  有了纲运法,朝廷每年能得多少钱都是有数的,剩下的风险与隐藏成本都由竞标纲运权的盐商承担,赚了盐商向朝廷缴税,赔了他们自己承担,童叟无欺,愿者加入!

  要是盐商运销不善,缴税额度低不说,还要朝廷帮忙擦屁股,朝廷有权收回纲运权。

  至于该怎么从中赚钱,那是盐商自己该考虑的事。

  垄断市场的专卖权都给你了,你还能把自己搞赔本,难道还能怪朝廷不成?

  入夜,点起一盏灯。

  抄,无穷无尽地抄。

  苏辂先站在历史的肩膀上改良完纲运法,又给他爹附赠了一个小贴士:沿海地区盐田晒盐工艺。

  根据当前盐政和明清盐政的情况进行比对,苏辂发现晒盐这技术的推广应该是在北宋变成南宋之后发生的。

  南宋把首都搬到杭州去了,那边离海近,都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离大海近,可不就得靠大海吃饭吗?

  对于朝廷财政来说,卖盐是一大重要收入,所以大伙都卯足劲在制盐工艺上下功夫,从质量和产量上都有了巨大飞跃。

  美丽富饶的江南富贵乡,硬生生让大宋又多苟了上百年。

  一直到清朝,南边都还时常有大盐商崛起。

  据说乾隆下江南时受到了盐商们的盛情款待,又是建行宫又是修园子。

  乾隆看了十分感动,回去以后琢磨了两年,一口气把这些个富得流油的盐商全端了,同时还引起了朝廷大地震,有名的铜牙铁齿纪晓岚也在那会儿被流放去新-疆。

  由此可以看出两件事。

  第一,垄断生意是真的有钱。

  第二,别和皇帝摆显你有钱。

  苏辂直接把明清那些个大盐场大致列了出来,供他爹和他岳父做试点用。

  晒盐工艺虽然长期来看能节省很多成本,产量也大幅度提高,但前期投入不少,对选址要求也高。

  比方说四川这些地方吧,你就算把晒盐工艺吹得天花乱坠,还是只能老老实实挖盐井,四川境内压根没海没咸水湖,拿头来晒!

  苏辂写完最后一笔,长叹一声,觉得自己为了亲爹和岳父能升官,付出的实在太多了!

  他们要是不当个宰执给他依靠一下,都对不起他这样辛苦!

  苏辂收好自己精心整理的盐法改革方案,第二天一早急匆匆交给他爹苏涣就赶紧上学去了。

  昨天午休时间跑三司看资料,昨晚又辛辛苦苦拟提案,闹得他早上起晚了,上学差点迟到!

  苏辂就是在这种踩点上课的情况下与司马光狭路相逢。

  苏辂远远看到有个陌生官员正在朝资善堂走去,直觉觉得这该是新来的老师,立刻停下超车的脚步,若无其事地上前问好:“您是来给我们讲课的吗?”

  司马光见苏辂脸上微红,气息还带喘,知道他是一路跑来的,不由皱了皱眉。

  资善堂

  请收藏:https://m.bimiw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