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五百二十七章 【未来属于中国】_重生野火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还要被查出来请代笔,脸面全无。

  古代中国的大一统比较好写,陆坤花了小半个月就把第一章6万余字写完了。

  儒教的政治思想(世界大同)就是古代文化最典型的代表。大同世界是在2000年前的儒教经典《礼记》中提出的,在此后的2000余年里,中国历史上多次表现出对大同世界的憧憬。

  这种大同思想正是焕发中国热情的根本动力之一。

  儒家思想作为统一中国的伟大源泉,表现在‘政治为民’的思想上,强调‘仁者无敌’。

  与此同时,老庄的思想传统也会对现代化中国建设起到建设作用,重视自然、进行畜农业与工业平衡的经济形态建设,才是真正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老庄思想包含一种自然法则思想,它是怀着信仰之心、顺应自然的生活,而不是动辄‘人定胜天’、‘征服自然’、“我必逆天”。

  而在古代中国文明的动荡时代,外来佛教与中原文化的融合发展,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一极。

  大乘佛教,中国的净土宗和禅宗扎根于民众之中的影响甚至尤甚于道家,佛教在衰微以后仍然长期影响着中国文化。

  可以说,以儒教为中心,同时儒、佛、道三种思想浑然融合,是古代中国文明的主体,在直至今日的中国文明中依旧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

  陆坤是跳着写的,写完第一章之后,直接就跳到第五章了,因为前面需要查的历史资料太多,谬论错处也多,他可不敢轻易下笔。

  年轻中国的觉醒分为三个部分。

  发展迟缓的有利因素(即后发优势):过度工业化的国家、或者说已经完成相当程度工业化的国家达到顶点时将会停滞或发展缓慢,其前途反而必然转为退缩的“超工业化”,这样迟缓就成了后来者的有利条件。因为迟缓方完全可以避免过度工业化所犯的错误,如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局部发展不平衡、人均收入差距大等问题,不会蒙受“超工业化”所带来的混乱,能够非常稳定地推进农工平衡发展的工业化。

  中国人最质朴的勤劳与忍耐性:中国人民是世界上忍耐性最强的人民,当其他国家的人民想到今后十年时,中国人民却想到了今后一百年。中国人民本质上是不灭的人民,是不急不躁的人民。

  中国第三世界的先导、代表和代言人的身份:中国的发展模式一方面能避免西方的过度工业化所带来的不均衡(南北问题)与弊害(环境污染、资源枯竭),同时克服传统的、前工业化、新石器时代的那种农二方式方面,成为第三世界的模范。

  接下来一段时间,陆坤的日子变得无比痛苦,除了忙活生意上的事情外,还得时常书店图书馆到处跑,尤其是图书馆里概不外借的珍贵藏书股本,要不是他找了副校

  请收藏:https://m.bimiw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