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五百一十六章 【华侨】_重生野火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穿越者的故事。

  “你说的是胡先生的后人吧?”陆坤恍然大悟道。

  陆坤前世第一次对胡老先生的继承人有所认知是在1998年。

  那一年李嘉诚旗下的长江实业集团斥资亿元港币收购虎豹别墅。

  而虎豹别墅是胡仙的父亲胡文唬于1935年建造的、占地9万平方英尺的星岛报业集团的标志。

  而虎豹别墅的出售,也意味着胡仙陷入山穷水尽的困境。

  而今,距离1998年,只有四年时间。

  “对,就是那位胡先生的女儿胡仙。”黄明博笑笑道。

  胡文唬在商业领域号称双料大王,一个是万金油大王,另一个是报业大王,从《仰光日报》、《缅甸日报》,再到《星洲日报》,此人于东南亚办了二十多份著名报纸,在东南亚华人圈,论商业规模、论慈善贡献,他是少有的能与陈嘉庚相提并论的人物。

  这个年代的商界人物,少有没听说过这位老先生的。

  就跟后世的人不认识李嘉诚、不认识双马一王一许一样。

  无论他们的声名如何,是流芳青史,还是毁誉参半、亦或是声名狼藉,他们都深刻地影响了一个时代。

  “胡先生的那位女儿来安桂做什么?”陆坤皱着眉头道。

  这对父女二人堪称一门两代英豪,但事实上,自胡文唬晚年开始,胡产业已经逐渐地走下坡路了。

  他逝世后子女按照他的遗嘱分了家产,胡家的声势更是大跌。

  胡家的主体产业虽然没有大的变化,由胡文唬的女儿胡仙继承,但因为分家的缘故,大批的动产、不动产都不得不抛售。

  可以说,现今的胡家比之巅峰时期的胡家,真的是差得太远了,说是十万八千里也不为过。

  如果不是当初胡老先生留下了个家族基金会,衰落的态势怕是会更加严峻。

  据陆坤所知,胡家当代掌门人胡仙,近些年貌似颇为热衷于囤地炒地。

  八十年代的时候,胡仙在炒地上得了甜头,自此于海外大肆收购地皮,一时间声势倒也不弱。

  185年在一次土地拍卖会上,香港尖沙咀广东道太阳广场--地王正在叫价,由于地皮在九仓的海洋中心对面,地产界均以为九仓志在必得。然而拍卖的当天,九仓竟然竞价失败,地王由洋人以亿港币投得。第二天,当星岛日报出版后,世人方知这场竞购竟由胡仙与怡胜太平洋联手操控。

  时隔半年之后,胡仙以亿港元将地王转卖,半年时间获利近两亿港币。

  如此丰厚的利润,让胡仙渐渐迷失。

  从此,胡仙除了进军香港地产外,还在澳大利亚、新加坡、美国、加拿大等大举拿地出击,参与近20项物业投资,堪称一场“豪赌”。

  从1989年起,海外地产业一落千丈,胡仙从此背上沉重的债务。

  1992年9月,在股东大会上,胡

  请收藏:https://m.bimiw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