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06章:关陇合创武川盟_大隋主沉浮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远见等等特质,都令裴矩十分欣赏,未免他少年心性,犯下不可饶恕的过错,这才以长辈口吻加以提点。

  而在不知不觉之间,裴矩的称呼也在一步步改变,先是称呼杨集为“卫王”,紧接着称他为“你”,而每说一句话,他的口吻、语气、语态、神色也跟着变化。

  这便裴矩的厉害之处,他会在无声无息中和人套近乎、搞好关系,让人始终感觉他真诚可靠,哪怕刚才板着脸训起人来,也会让杨集听得心悦诚服,觉得他是在为杨坚、为大隋、为自己考虑。

  杨集衷心敬服,正色的拱手道:“裴公教训得是,准备妥当,我便返回凉州,防范四塞之敌。”

  裴矩欣慰颔首,捊须而笑,语重心长的说道:“汉之冠军侯封狼居胥,固然是他天资绝顶,但也是建立在长平烈侯龙城大捷、奇袭高阙等大胜仗之后,若非汉朝有尚武之风、若非长平烈侯打下赫赫战功和声威、若非举国上下不忘白登之耻,冠军侯焉能创下冠绝千古的丰功伟业?令尊卫昭王破袭龙城、火烧燕然山,亦是建立在我大隋一系列大胜之下。故而一饮一啄、因果早定。军国大事也最忌急功近利,即便是利国利民之政,最好也要缓缓图之,若无长远规划、温和举措,必然伤及国本,最终导致民怨沸腾、朝局动荡。切记、切记!”

  “晚辈定不忘裴公今日之教诲,也不会因一时之功利,伤及国本。”

  杨集明白此乃老成谋国之言。

  裴矩以后不管变成什么样子,但眼下这番谏言,无疑是一个合格宰辅必备的品质。

  历史之上无数次变法都是利国利民,却因为执政者急功近利而功亏一篑。不仅自己仕途尽毁、身死政熄、身败名裂,更导致政局动荡,最终受苦受罪的依旧是百姓。史上杨广、隋末,不就是最为典型的案例么?

  作为一个思想健全的人,杨集从来没有以为自己是穿越户就有救世的能力,这不是不自信,而是认清自我、有自知之明,要是他真以为自己比杨坚、杨广还强,那他就完蛋了。

  要知道“天下大势”之所以要在前面冠上“天下”二字,并非是为了博人眼球,而是说明随着时间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大势”,对整个“天下”产生难人估计的影响,这种“势”也许会因为一件小事,使历史的车轮偏向一个未知的方向。

  比如说南北朝,自从司马氏式微、五胡荼毒中原,天下经过几百年的更迭,最终变成了北周、北齐、南陈鼎立之势,南陈虽然富足,可军力远不如北方二朝,所以自保有余,却无力争夺天下,因此,最终的天下由北周和北齐分出胜负。

  那么问题又来了,北周的军力、国力最初是远远不如北齐的,而短短几十年时间,情况却变成了北周压着北齐打。虽然北周

  请收藏:https://m.bimiw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