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二九章 人口补充_从海岛县令到时空贸易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么大张旗鼓罢了。

  比起夏国的动作完全不值一提,就算是运上两年也动不了他们武国的筋骨。

  武烈索性就没去管它,不能再招惹一个大国了。

  “姬明成,你还真是属狼的,不注意就要咬一口!”

  想明白这些,武烈只能对着空旷的宫殿狠声骂道。

  然后尽快推动与周国的谈判。

  调集军队再次应对梁国进攻。

  这场大战到现在为止打了将近一年,必须要尽快结束了。

  不然就算是赢了也是惨胜。

  平白的消耗掉武国的国力。

  当然他还不清楚庐州外围真州等被切断几州的情况。

  若是知道定然会疯掉,撸起袖子先跟夏国干一场再说。

  淮南西路,包括真州、和州、庐州、无为军州、舒州等地区。

  如今就是大夏船队的后花园,这边被梁国阻断与国内的联系。

  都是大夏向这边运粮、运送物资输血,可以说是与夏国关系最亲密的武国州府了。

  在这里,大夏的迁移计划更是彻底,不是针对难民,而是针对所有的州府百姓。

  向这些百姓宣传梁国的强大,宣传战争的惨烈,反正就是不停的吓唬。

  等到老百姓战战兢兢吓怕的时候,大夏又派人出面说跟我走吧。

  我们大夏富甲天下,福利好、生活好,只要去了就吃香的喝辣的。

  首先向大夏转移的还不是老百姓,而是这数州之地的商贾。

  与大夏交易多次,对大夏的实力和繁华都有了解。

  战争已经逼近到家门口了,为了家产不被兵灾毁掉。

  这些商人就开始举家向大夏迁移,而且还带着多年积蓄的家产。

  其中就包括淮西的不少世家,这些人全都被运到大夏,进一步繁荣大夏的经济。

  也挑选出更多的人才,补充入大夏如今的人才库中,到各处去发光发热。

  商人和世家的迁移,从新郑二年的六月开始,到新正三年的二月。

  共迁入夏国境内的世家和商贾超过十万户。

  这代表着武国最有钱的一批人都到了大夏。

  自新正二年腊月,终于老百姓也忍不住了。

  开始举家向着夏国境内迁徙。

  被成船的转运到东海北路到岭南东路一带。

  甚至还有一些老百姓被运到了元岛去生活。

  淮南西路包括庐州府在内,武国最繁华的地带。

  几乎十室九空,连个老百姓的影子都找不到。

  要不是通信被阻断,庐州知府一定会到龙城找武烈哭诉一番。

  老百姓都没了。

  还打什么仗啊?

  士兵死一个少一个,连补充的都没有。

  是不愁吃、不愁穿,能跟梁国打上几个来回。

  但是老百姓没了啊,就算打赢了又能如何?

  难道指望如今不足二十万的百姓,能将这几座州府再重新发展起来?

  商人、世家、老百姓都被弄个走了,能发展出个鸡儿来!

  从当初李成决定送货上门,不让武国费力气。

  就打定了这个主意,没想到效果出奇的好。

  到新正三年的三、四月,从武国和楚国共迁移人口百万计。

  大大补充了岭南地区、东海地区,以及元岛和北四岛的人口。

  尤其是北四岛方面,更是李成提前设定好的北方海外中心。

  补充了大量人口进去,他就可以从容的发展。

  针对中原诸国的北方几个大国形成包围之势。

  有了北方四岛,也就是新瀛州、新九州、新本州和新北州这四座岛,他的经济版图也可以延伸到中原北部,甚至草原上民族之中,实在是舒坦的很啊。

  可惜不能亲眼过去看看北方四岛的建设。

  也不知道那里到底什么模样?

  请收藏:https://m.bimiw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