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百四十七章 合作关系_国潮198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跑业务当然就免不了送礼和交际。

  由于这个年代的日本不是泡沫之后,所以日本的法律除了对企业和官员间的“经济互动”有所限制之外,对于企业和企业之间的“交际费”并没有规定最高限额。

  实际情况反而倒是因为日本大部分行业都呈现一片繁荣景象,在日本企业相互间的商务活动中,交际费在以极快的发展态势飞速增高。

  连日本政府非常乐于见到企业多花交际费。

  官员们都认为企业的消费越多,越能刺激生产,对日本经济有益。

  所以国人印象中日本人送礼和请客小气的现象,在这个时代,只存在于普通人的私人交往中。

  送个毛巾肥皂、书签茶杯什么的。

  企业对企业可不是这样的,反而大方得很呢。

  可以说即使与几十年后华夏经济最好的时候相比,日本社会此时奢靡之风气也有过之而无不及。

  因为日本人大手大脚花交际费,是从上到下,一荣俱荣,遍及大多数行业的人,具有普遍性的。

  不像华夏,哪怕经济再好,也只有个别领头行业才能享受到的这种钱多的幸福。

  只有企业的头头脑脑们自己“闷得儿蜜”的份儿。

  像宁卫民联系拉杆旅行箱的业务时就发现,不管他和对方谁请谁。

  外面吃一顿饭就要几万円,送一件礼物价值起码五千円起。

  有时候还会附赠各种商店的消费券、餐饮券、打车券。

  谈合作到签订合同的阶段,更到了当天晚上要不去俱乐部或夜总会坐坐,花个十万八万的,就属于没有诚意,别人无法相信你的地步。

  就连头几天为他找库房的香川美代子,还以公司的名义送了他一个面包机。

  闻着味儿追踪而至,顺便推销火险的左海佑二郎,还主动请他和美代子吃了顿餐费两万円的寿司,然后眼也不眨地说“不要紧,公司有交际费”呢。

  由此可知,他们俩的日子最近也好过多了,房地产中介和保险公司的生意都不是一般的景气啊。

  所以在拜访“大和观光”各个分社的过程里,宁卫民是真没少出血。

  好在他送的礼物,大多都是邹国栋从国内带来的茶叶、料器和漆器

  这些以人民币计价,花费并不算多的东西,放在锦盒之内,日本人也摸不清楚到底值多少,反正看着就觉得很名贵的样子就是了。

  这倒是惠而不费,能省下不少的钱。

  不过有一利就有一弊,基于每个人审美、知识、经历的不同。

  这些东西在不同年龄的人眼中价值是不一样的,所产生的效果也明显不同。

  宁卫民就发现,像年岁偏大的分社部门经理更喜欢这些东西。

  因而对他就比较热情,在合作条件上就容易点头。

  反观三十岁以下,较为年轻的部门经理就不是很“感冒”了。

  越是年轻人,对这些礼物的态度就越

  请收藏:https://m.bimiw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