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一十四章 封锁与反封锁_重生之抗战悍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虽然我方与他们进行了多次的协商,但是直到现在他们还是不肯让我方的军队进入缅甸,与他们共同作战,守卫我们的滇缅路运输线。”陈长官继续说道。

  “他们本来就对守住缅甸三心二意。在他们看来,缅甸最大的价值也就是作为印度,这个他们大英帝国的大后方的屏障。况且,缅甸在成为英国殖民地之前,曾经长期是我国的附属国。在缅甸还有大量的中国侨民。在他们看来最危险的不是日本人入侵,而是我们一旦进入缅甸,就不会轻易再走了。他们英国人总是时刻都表现出一种傲慢自私的态度。”对于二战里的英国人,刘建业也没有多少好感。

  英国在二战史上有着极不光彩的一页,那就是绥靖政策。为了自己不卷入战争,小国的利益是可以随便牺牲的,不管是不是盟国。德军开进莱茵兰,英国不反对;德国吞并奥地利,英国不反对;德国要吞并捷克,英国就帮忙搞了个慕尼黑协定;德国侵略波兰,英国向欧洲提供了4个师的象征性援助,躲在牢固的马其诺防线后,“眼看着一个唐吉科德式的英勇的盟国被希特勒消灭了。”更有甚者,英国的张伯伦等人坚信只要继续实行对日绥靖即可维护英国的利益。1938年5月,英国竟与日本在东京非法签订了关于中国海关的协定,将征收的税款全部存于日本正金银行,并任用大批日本人为海关官员,致使日本得以用中国海关税款套取外汇,向欧美购买战争物资,用以侵略中国。同年9月,当中国驻英大使郭泰祺向英国声明,中国将在国联第102次行政会议上要求按国联盟约第17条对日本实施经济制裁时,英国外交大臣哈里法克斯竟向郭说:中国政府这样要求,“于中国自身没有一点好处,而对国联却可能有害”。同时向日本驻英大使吉田茂表示:英国政府不会赞成中国要求国联制裁日本。1938年末,英国虽然在美国提议下允诺向中国提供少量贷款,但对日本仍持一贯的绥靖政策。1939年7月,英驻日大使克莱琪与日本外务大臣有田八郎代表各方政府在东京签订了《有田—克莱琪协定》,其中规定英国在华北限制抗日活动,阻止抗日“嫌疑犯”进入英租界等,并将4名嫌疑犯由英租界引渡给天津伪政府。这实际上是变相地承认了伪政权。为了缓和与日本的紧张关系,居然听任日本唆使,封锁中国唯一对外交通线滇缅公路达三个月之久,使中国处于窒息的境地。它做了日寇想做而做不到的事!在中国军队进入缅甸作战以后,英国人则是在日军面前一触即退,溃不成军,竟然要由他们向来极度蔑视的中国军队来给他们救驾。在前方的中国军队和日军血战的时候,英国人连招

  请收藏:https://m.bimiw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